分享到: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3523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05 10:10     来源:督查科
【字体: 】     打印

农工党唐山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碳路先锋向绿而行加快推进我市交通运输绿色转型进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政策宣传引导

一是唐山市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唐山市支持新能源体系建设若干政策(2024年修订版)》《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主城区道路大型载货汽车通行时间的通告》《关于调整主城区道路载货汽车禁行措施的通告》等政策,放宽新能源重型货车通行时段、路段限制,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对企业使用的新能源重型货车(纯电、氢能)及新能源轻型货车不予管控,鼓励企业置换新能源车辆。二是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建立重型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部门协调与配合,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推进老旧重型货车淘汰、新能源重型货车推广工作。在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工作基础上,根据我市实际,联合制定印发了《唐山市重型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试点工作方案》,通过推动试点创建,推动形成具有唐山特色的新能源重型货车运输模式,培育一批绿色低碳、运营高效、服务规范的道路货运企业,更新一批标准化、专业化、绿色化运输装备,建成一批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促进道路运输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三是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唐山市加氢站建设补贴实施细则》,对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列入全市加氢站发展建设计划,在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建成(含改扩建)投运的车用社会经营性固定式加氢站和企业自用固定式加氢站,按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其中:2023年、2024年、2025 年建成投运的加氢站补贴分别补贴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

二、加快推进新能源重卡替代

唐山市大力实施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管理,持续开展“创B争A促引领”行动,完成钢铁行业全面创A,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多次组织水泥、火电、垃圾发电、矿山、港口等重点行业企业召开清洁运输工作座谈会,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扶,深挖清洁运输潜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45家 重点行业企业创A,数量位居河北省首位。主动靠前服务,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能源集团主动靠前服务,分别在全市18个县(市、区)组织召开了26场次新能源重卡租赁平台现场推进会,累计组织2000余家工业企业、仓储货场、物流车队参会,宣贯环保、交通以及新能源车租赁等方面优惠支持政策,通过市能源集团租赁平台为企业、车队量身订制多元化新能源重卡购置、租赁方案,有效解决企业购车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重卡15575辆。新能源重卡主要车型有:福田,解放,宇通,长征,开沃,徐工,红岩,汗马,三一,陕汽和重汽等,大部分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氢能重卡主要车型有:三一、宇通、福田、解放、开沃等车型,大部分采用锰钴锂电池。主要分布在迁安市、迁西县、丰南区、滦州市、曹妃甸区、京唐港等地区,服务于大型钢铁、焦化、煤炭等生产企业,主要从事钢铁、煤炭、焦化、集装箱等行业的特定场景短途运输任务。

三、推动充换电桩建设

一是优化能源供给设施布局。先后出台《唐山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2023—2025年)》《唐山市加氢站建设补贴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在唐山市域内构建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形成唐山市充电基础设施“一张网”,满足群众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二是搭建唐山市充换电智能管理平台。围绕打造高质量绿色交通体系自主开发唐山市充换电智能管理平台,平台包含唐山能源充电运营平台、唐山市充电监管平台、重卡换电运营调度平台等子平台,加强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及时发布充换电设施实时使用情况,实现全市充换电“一张网”。三是制定出台《唐山市电动重卡换电技术规范》,推动换电车辆、换电接口、标准化电池箱、模块化电池等形成统一的换电模式与电池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各个品牌的换电电池通用。

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建成各类充电站1228座、充电桩13665个、换电站58座、加氢站16个,在建换电站27座、加氢站6个。

四、完善换电系统,推进氢能应用

围绕解决换电重卡续航里程不足的实际问题,为加快满足大型钢铁企业原料与成品至京唐港、曹妃甸港的运输需求,唐山市依托国电投、市能源集团等骨干企业,重点开展换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集港口、公铁联运、钢企干线为一体、约620公里的换电网络,截至目前,唐山市已建设换电站59座、正在建设100座,已建成重卡充电桩3000余个,初步建成城市级干线换电网络布局。加大氢能开发力度,全市已建成制氢项目5个,年制氢15829吨,推动满足全市氢能需求。唐山市已建成加氢站16个,在建加氢站8个。

五、全力推广设备更新

2024年,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的《河北省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方案》、《河北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公安、商务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转发解读省级文件,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各县(市、区)成立17个工作专班,组织市属大型国企和各县(市、区)统计车辆报废更新需求,2024年累计审核通过报废国三营运货车76辆、报废更新国六营运货车3辆、报废更新新能源营运货车4辆、购置新能源冷链物流货车101辆,累计报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184辆、更换动力电池156辆。2025年以来,按照省、市工作安排,组织市交发集团和各县(市、区)继续开展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工作,组织交发集团和各县区围绕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已经完成了三轮摸排。截至目前,计划更新新能源公交车553辆、更换动力电池223辆,计划报废更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2610辆、购置新能源冷链货车230辆。

六、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出行方式

一是积极推动铁路项目落地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境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418公里,铁路网密度10.2公里/百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公转铁”铁路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市10家钢铁企业新建7条铁路专用线均已建成,非临港长流程钢铁企业实现铁路专用线接入全覆盖。二是新能源出租车推广使用。对宣传教育、部门协调、业务办理、运营管理、后续保障等节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对照工作标准,逐项分析研究、逐项细化措施、逐项狠抓落实。截至目前,我市新能源出租车保有量达到3099辆,市中心城区出租车实现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100%全覆盖。三是新能源车通行便利政策。目前,我市纯电动小型(轻型、微型)载货汽车24小时不限行,在绿色示范区通行的纯电动小型载货汽车,免于办理通行许可。同时对整车长度不超过6米、宽度不超过2.2米、高度不超过2.8米的中型新能源厢式货车享有小型新能源货车同等通行便利,执行不禁行规定,进一步便利了新能源载货汽车在我市通行。四是推进公交专用道。按照市城管局《唐山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在北新道(站前路-龙泽路)、建设路(南湖大道-高新道)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共计约16.2公里。后结合市民建议及我市实际,发布《唐山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关于优化公交专用车道管理措施的通告》,北新道(站前路-龙泽路)、建设路(高新道-南湖大道)公交专用车道调整为工作日(含因法定节假日调休后的上班工作日)使用,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使用,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七、持续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为推动居民出行方式绿色化转变,自2021年开始,市生态环境局局连 续4年开展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引导绿色低碳全民行动。通过广大环保干部职工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倡导公众树立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感。后续市生态环境局将充分利用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通过有奖答题、发放宣传资料和环保袋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政策和科普小知识,引导公民积极践行绿色出行。

下一步,将紧盯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以规划为引领、以联运为重点、以创新为路径、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塑造交通运输新生态,有力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