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境内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公路养护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交通行业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截止到202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702公里。路网的拓展大大带动了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公路养护成本增加,管理压力增大,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公路养护需求大,与养护资金投入不匹配。唐山作为工业和港口城市,货运需求强劲。根据统计数据,唐山货车保有量在河北省居前列,新能源重卡保有量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唐山港水路货物周转量规模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公路机动车当量、货车交通量、特大货车交通量3项指标在省内均处于领先水平,常年车流量大、重载车辆多,导致公路技术状况下降较快。同时,我市公路养护资金来源单一,日常养护主要依赖省级财政定额补助,其中普通国省干线(非收费)公路全额补助,农村公路补贴10%,其余资金各县市区自筹。由于部分区县财政紧张,投入养护资金相对较少,跟不上路况变化趋势。二是公路养护标准较低,不能满足养护需求。按照省交通运输厅日常养护定额标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级路每公里每年约8万元,二级路每年每公里约4万元,农村公路标准更低。目前,各县市区除了完成日常清扫保洁、路面和桥梁修补、沿线设施维修维护等常规养护作业外,还要跟进落实上级有关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应急修复抢通等工作。以2024年唐通线(国道509)张唐铁路桥至丰润界6.683公里二级公路为例,该路段省补养护经费为30.47万元,实际按照市大气办有关污染防治,市交安办有关安全设施整改,以及省交通运输厅攻坚行动等工作要求,养护单位全年共投入资金249.04万元,大大超出了预算资金安排,存在较大资金缺口。三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难度大。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全市农村公路约1.8万公里,多为低等级公路,建设标准较低。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足够资金与技术力量开展有效养护工作,其养护资金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持,部分经济薄弱区县难以承担养护费用,导致日常养护不及时、质量难保证。此外,农村地域广阔、执法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实现全面监管,且公路路况复杂、执法难度大,进一步削弱了执法效果。
二、积极做好公路养护工作
(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养护投入力度。为改善省补日常养护资金标准低、地方配套资金受财政因素制约等不利局面。今年以来,我局加强与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大力度争取定额补助外养护工程项目。2025年全市共争取省级补助资金5.56亿元,其中实施国省干线43项养护工程,改造农村公路400公里,均已列入年度实施计划。同时,继续督导各级养护单位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支持克服养护资金不足的困难,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市级财政转移支付重点保障范围。针对财力薄弱县,2025年市级财政已安排专项补贴资金1169.54万元,重点用于农村公路路基防护、路面病害预处治等预防性养护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公路日常养护投资达到5611.55万元,公路养护单位加大预防性养护在日常养护中的投入比例,开展挖补、灌缝等小修工程资金总体支出约占日常养护总经费的三分之一。
(二)优化管理举措,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为完善管理制度,我局制定印发了《唐山市2025年“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唐山市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唐山市普通干线公路“基层养护队伍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重点加强养护队伍能力提升、公路设施升级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养护队伍专业化建设,保障养护队伍稳定性与工作连贯性,各区县目前均组建了至少10人的专业公路小修养护队伍,专业化基本达到100%。二是提升养护作业机械化水平,已完成11家管养单位市场化,规范养护设备配备。其余未完成市场化的管养单位,均已制定养护设备购置计划,逐步实现养护作业全流程机械化。三是加大路政执法巡查,重点抓好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维护、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制止违法行为。为解决治理超限超载执法人员不足问题,全市建成非现场执法点位16处、79条车道,累计出动执法力量3.58万人次,检查货运车辆624.06万辆次,提高了执法效率。四是坚持公路养护治早、治小的原则,按标准做好灌缝、挖补、封层等小修保养工作,开展公路沿线设施整理整顿,减缓公路技术状况衰减速度,最大限度提高公路技术状况维持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灌缝80.65万延米,挖补10.15万平方米,补划标线9930延米,修复护栏4.2万延米,修复和更换标志牌、警示桩等安全设施2.06万个,公路绿化美化1077公里。
(三)积极推广应用公路养护新技术、新工艺。结合我市路网现状、车辆通行特点,推广利用钢渣作为铺路材料进行再利用的工艺技术。依托唐山市自身钢铁产业优势,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公路养护工程。在百余公里路段积极实践钢渣固废循环利用,有效提升了路面承载力、抗车辙能力、抗裂能力及抗滑能力。同时取得《钢渣沥青混合料应用》地方标准以及多项发明专利,申报立项了京津冀标准。推广以来,已实施7个工程项目,应用里程115.154公里,合理消纳钢渣固废12.86万吨,降低碳排放280吨,节约成本8%,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85余吨。既破解了钢铁城市固废处理难题、实现工业废料向高价值材料的转型,又深度契合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理念和国家“双碳”战略,打造低碳转型新样板。
三、下步计划
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养护工作力度,加强公路技术状况检查监测,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引进、改造和推广应用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及时处置公路病害、损毁及其他异常情况,努力提高路面灌缝率和路面病害处置率,确保路面病害早发现早治理,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日常维护成本。一是加大跑赴省厅力度,积极争取养护工程项目、资金指标,全力支持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开展。同时督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向地方政府申请养护配套资金,增加养护投入,补齐资金短板,加大对预防性养护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按照一路一段一策的工作思路,督促指导各级养护单位动态监控公路路况水平,持续加强路面病害处治,建立公路环境联合整治工作机制,确保道路整洁畅通,提升公路路域环境。三是加强对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日常督导检查和定期考核评价。2025年以迎国检、省检工作为契机,加强对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督导,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办、通报或约谈。
主办单位:唐山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电话:0315-2201112
制作维护:唐山市交通运输局
ICP备案: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35